七月告訴我們一年又已過半。這一年中最美的時光正在經曆著,也流逝著。停下匆忙的腳步仔細感受“時間”這個抽象的概念時,是否會覺得惶然?能將生活過得透徹、快樂且心無旁騖是種福氣。可是,終有心靈仍在經曆著沉浮,時而生出翅膀,時而又陷入灰暗。
每當感慨時光匆匆時,總會想起英國電影《又一年》中情景。丈夫對妻子感歎為何學生時代不喜歡讀曆史,現在看來那裏麵告訴我們許多不爭的事實。對啊,人生若無悔,該多無趣啊。有所得到,有所錯過,有所領悟,也許才是最珍貴的禮物。
電影《又一年》
電影中,夫妻倆擁有一個小院。春華秋實,一家人利用日常的閑暇時間耕耘著這片土地。為之忙碌,為之辛苦,季節更迭,樂在其中。他們的小院仿佛有某種“魔力”,或者說充滿了吸引力。女主人有一個同事兼女朋友,常常跑來小院。很多時候是不請自來,漸漸地成了他們家的常客。這個女朋友突出的性格特點也使她成為了核心人物。
這是一個無比惶然的女人。隨著影片情節的推移,她的惶然也愈加濃鬱地鋪展開來。像一顆不知哪裏悄然腐爛的洋蔥。外表用力包裹,可是不好的味道已經飄散出來,一點、一點摧毀了偽裝。比起有過多不切實際的欲望,不能“看自己”可能是件更可怕的事。無法與自我相處,會使自己與外界的接觸都變成打擾。女人就這樣一次次地奏響不和諧的音符。
無以安放的自我
她大概已年逾五十卻總做著二十歲的夢。若將這種夢想的能力放入完善自我、健康生活也是好的,但她隻限於幻想。生活過得一團糟。不會做飯,也沒興趣學,卻偏愛喝酒,經常熬夜,到處胡亂混飯吃,不知何時為何離了婚。這一切日積月累讓她變得越來越神經質。像一個紙糊的人,為了偽裝內裏的虛空,總要給自己塗上點兒廉價的金飾銀粉。朋友們怕撞破那些偽裝而如履薄冰。
這種狀態有點兒像冬日裏沒有粉刷的水泥牆。季節本會自然更迭至春天,而它卻執意停留於原地、又混亂地粉飾晦澀。
她總是自作多情。和朋友一起吃飯,眼神總是飄忽不定,感覺鄰座的男人在暗戀自己。每次又為自己會錯了意而心情低落。她總是刻意掩飾(也許更是回避)內心的黑洞。為此不停地問身邊的人過得好嗎?如果不好可以向她傾訴,她隨時都在那裏。然而,她自己才是那個真正渴望被關注的人。
她傾慕女友的兒子,打擾人家的戀情,這一切使她內裏腐壞的氣味擴散出來,也漸漸擊垮了朋友們的底線。大家都躲著她。直到她願意正視腐壞的自我,承認自己的混亂,小院的女主人才重新接納了她。人的迷惑與警醒都源於迷失或尋找心靈的歸屬。那個真實的自我,無以安放。
電影《又一年》
電影《又一年》中這個女朋友脆弱、混亂的生活與小院的男女主人的充實、平和的生活,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個淩亂的女人是一次次地奔向這個小院的。她對小院的動人之處是有潛在的歸屬感的。隻是她並沒有意識到,歸屬小院、將自己的喜悅依附於他人並沒有切中要害。她需要一次全然敞開自己、審視自我的機會。一個挑戰。
葡萄牙詩人佩索阿在《惶然錄》的《看自己》中寫道,“我像一個旅行者,突然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陌生的小鎮,對自己如何來到這裏茫然無知,我提醒自己是一個記憶缺失症患者,已經失去了對以往生活的記憶,長時間裏活得像另外一個人。我一直是別的什麽人,而現在我突然醒了過來,發現自己站在大橋的中端,眺望河水,比以往任何一刻都更確切地知道我存在著。就這樣,我在橋上憑欄,等待著真實流過。”
跳出畫外,我很喜歡影片《又一年》中導演對人物性格細節的設置,以及扮演“女朋友”的演員曼維爾的演繹。她很好地呈現出了那種難以言說的“惶然”。將人物性格細微處的刻畫、微妙處的表達,演繹得入木三分又恰到好處。讓觀者對於這個不可愛的人物,既生氣又同情。願意花心思去揣摩她,剖析她形成如此人生的深層次的原因,去感悟她的“惶然”。
“惶然”也許是無解的。它有時的存在價值恰恰是在證明我們活著。然而,人可以選擇麵對“惶然”的態度。一粒沙有惶然,一朵花有惶然,一滴水有惶然,一縷風有惶然。樹有惶然,土地有惶然,江河有惶然,大海有惶然。麵對自然界的一切,人不會有更高級的惶然。然而,重要的是,人可以選擇麵對“惶然”的態度。
影片從一年的春天演繹到冬日。灰色寒冷的冬天雖然缺乏溫和的美感,卻帶給人別樣的心動。哪怕是有些惆悵而無奈的。
電影《又一年》
影片尾部,這個惶然的女朋友披著一身的淩亂又不請自來地跑到小院。男主人剛來借住的老哥哥為她開了門。她的疲倦、灰冷、驚恐、不堪,一覽無遺。不再用力偽裝的她看起來充實了一點點。
木訥的老哥哥不會寒暄,幾度冷場之後他們終於在吸煙上找到了共鳴。老哥哥說吸煙要到院子裏去。女人怕冷又嫌麻煩,皺起幹澀的臉懇求,可不可以偷偷地在室內抽,而且,不讓主人知道,偶爾一次無所謂。那一刻,她那偷巧耍滑的模樣又瞬間複活了。然而,老哥哥木然而肯定地拒絕了她。之後,他們一起站在冬日的院子裏吸完了一支煙。
也許,就是這些愚蠢的小聰明害了她,日積月累摧毀了一個人。那一刻,我忽然感覺悲從中來。不僅僅是為這個女人。她像一個剪影,更是一個縮影,因為,她可以是任何人。包括你和我。
“看自己”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麵對生活的態度。人需要勇敢地敞開自己,審視自我,剖析自我,省思、並麵對問題。他人的幫助隻是媒介或途徑。人最終必須覺醒,完成對自我的救贖。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