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罕見!韓國股民瘋狂“掃貨”中國股票,什麽情況?

发帖时间:2025-07-05 07:35:56

炒股就看,權威,專業,及時,全麵,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作 者丨龐華瑋

中國資本市場對全球投資者的吸引力正在不斷增強。

近期,來自全球的資金正在參與本輪中國資產重估,一部分在積極尋找買入機會。

比如,2月韓國投資者投資中國股票的月度交易額環比增長近兩倍。此外,近期高盛、瑞銀、摩根士丹利、德意誌銀行、貝萊德等機構紛紛發布報告,看好中國股市的未來表現。

受訪人士認為,全球資本從美股科技股中獲利了結,尋找新的估值窪地,流入A股和港股科技股的趨勢明顯。

看多做多中國

近日,韓國證券存托結算院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2月,韓國投資者投資中國股票的月度交易額環比增長近兩倍。

具體來看,2月韓國投資者對中國內地和香港股票的月度交易額飆升至7.82億美元,不僅創下2022年8月以來的新高,且遠超同期韓國投資者對歐洲和日本股市的投資規模。

根據韓國最大證券公司最新披露的數據,2月17日至2月28日期間,韓國投資者淨買入規模排前10的海外股票中,中國股票占據6席,其中多為電動汽車、人工智能、芯片等科技行業的龍頭企業 ,如、、等。

對此,止於至善投資總經理何理分析,2月中國資產尤其是科技類資產較韓國股市產生明顯超額收益,2月MSCI中國指數漲幅為11.8%、恒生指數漲幅為13.4%、恒生科技指數漲幅為17.9%;與之相對的是,同期MSCI韓國指數漲幅為-0.8%、韓國KOSPI指數漲幅為0.6%。因此,市場動能是吸引韓國投資者投資中國股票的重要因素。

此外,何理表示,從結構上講,韓國股市權重主要為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AI上遊公司,而2月全球權益市場風格偏好AI下遊應用公司,港股科技類資產為韓國投資者在AI產業鏈內倉位調整提供了更多有性價比的下遊標的。

事實上,不僅僅是韓國,來自全球的資金也在參與本輪中國資產重估。

海通證券3月9日發布的研報指出,當前已見外資階段性回流,據估算1~2月北向渠道流入A股資金近200億元,春節後流入港股資金最高約180億港元。

具體來看,1月13日至2月21日期間,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接近2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外資此前已很長一段時間持續淨流出港股。但從近期數據來看,春節後外資流出港股的幅度或已階段性收窄,甚至一度轉向淨流入,2月5日至2月18日外資合計流入港股約180億港元,同期港股通累計流入約560億港元。

海通證券認為,結構上,回流外資或以短線靈活型外資為主,不過,長線穩定型外資或也出現回流。

截至3月4日,靈活型外資自1月15日以來累計流入約130億港元,同時穩定型外資在春節後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流出收窄、甚至一度轉向淨流入的情形,2月5日至2月18日期間穩定型外資總計淨流入約100億港元。

何理認為,外資交易集中在恒生科技成分股等科技型公司,而對消費和周期性板塊並不青睞。“外資對中國股票的投資趨勢呈現結構性特征,當前中概股裏AI資產的機會較多。”

“東升西降”背後

今年開年以來,全球股票市場呈現“東升西降”的趨勢。

截至3月10日,年內A股三大指數——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上漲0.43%、3.95%、2.72%。

與此同時,港股三大指數——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更是分別暴漲18.56%、31.72%、19.69%。

與之對比,截至3月9日,年內美股三大指數表現不佳,道瓊斯工業指數、納斯達克指數、標普500指數的漲幅分別為0.61%、-5.77%、-1.89%。

對此,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今年美股出現資金流出,而A股、港股則出現資金流入,這一大趨勢已經逐步形成。”

楊德龍指出,美國個人投資者協會的調查問卷顯示,超過六成的投資者認為美股可能會下跌。多個投行紛紛發表對A股和港股等新興市場的積極看法,而對美股的看法則趨於保守。“股神”巴菲特也在近期披露的伯克希爾ⷥ“ˆ撒韋年報及致股東信中披露了對美股的大量減持,比如巴菲特減持了一半的蘋果持倉。

“全球資本從美股科技股中獲利了結,尋找新的估值窪地,流入A股和港股科技股的趨勢明顯。”楊德龍說。

業內投資人認為,美股科技股估值存在泡沫,盡管英偉達四季報顯示其業績增長超過78%,超出預期,但與前幾個季度相比增速已放緩,高速增長難以持續,這對美股科技股股價形成了一定的打壓。與之相對的是,業內人士認為中國資產被低估。

今年以來,高盛、瑞銀、摩根士丹利、德意誌銀行、貝萊德等投資機構紛紛發表對中國資產的樂觀看法。

何理介紹,近期部分外資上調了對中國資產的評級,如摩根士丹利2月20日將其對離岸中國股票的展望從“看跌”調整為“更樂觀”的立場,認為中國股票市場正在經曆一場結構性轉變,尤其是在離岸市場,這種轉變可能會支持更長期的回報和估值的回升;高盛則指出中國公司的人工智能應用可能會在未來十年內每年將每股收益提高2.5%,這將使中國股票的公平價值增加15%~20%,並可能吸引超過2000億美元的組合資金流入。

格上基金研究員焦冰表示,外資目前普遍看多做多中國股票或資產,特別是新能源、大消費、半導體等三大領域,憑借政策紅利、產業升級與全球競爭力,正成為外資配置的核心方向。

摩根資產管理認為,這一輪的AI突破是顛覆性的變革,並且中國有望首次在產業技術革命中、在技術應用的浪潮中,扮演領先者之一的角色。DeepSeek引發的對中國資產、中國科技的價值重估或剛開始,對境內外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信心產生顯著的提振作用。

摩根資產管理中國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杜猛表示,“目前中國資產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在和境外同事的溝通中我們了解到,現在包括中東、歐美和其他新興市場的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興趣在不斷提升。”

順時投資權益投資總監易小斌指出,去年9月24日以來,中國市場的良好走勢有目共睹,各項支持措施不斷落地,確定性和可預見性越來越清晰,極大地增強了外國投資者的信心,較低的估值和高性價比具有較強的吸引力。特別是今年以來在人工智能、人形等科技領域的異軍突起更是令人矚目。

排排網財富研究員卜益力表示,近期,多家國際金融機構對中國市場表達了樂觀預期,外資對中國資產的關注度顯著提升。這種樂觀情緒的背後,既有中國經濟基本麵的支撐,也有政策紅利和估值優勢的推動。具體來看:

首先,中國出台了一係列利好政策,為經濟複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因此增強了外資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其次,內需修複、製造業升級疊加出口展現出較強韌性,表明中國經濟持續穩中向好。

第三,與歐美市場相比,中國股市的估值處於曆史低位,尤其是和MSCI中國指數的市盈率(PE)和市淨率(PB)均低於全球主要市場。這種估值窪地為外資提供了較高的安全邊際和潛在回報,疊加2025年A股企業盈利將顯著改善,進一步增強中國資產的吸引力。

“外資今年對中國股票的投資還會增加,一方麵是中國股票的估值較低,被嚴重低估,屬於全球資本市場的估值窪地;另一方麵,中國政策轉向,穩增長政策不斷加碼,以及中國在科技方麵的突破,例如DeepSeek和Manus橫空出世,為全球投資者帶來對中國科技資產的信心。”楊德龍說道。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