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5 07:16:20 阅读: 87次
8月19日早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一飛衝天,成功將天繪二號02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從坐落在半山腰的參觀場一眼望去,煙霧朦朦,一幅世外桃源的絕美畫麵。微風拂過,讓人略感涼意。但因為疫情原因,偌大的參觀場空蕩蕩的,依稀有幾個工作人員在駐足觀望,姬釩淞就是其中的一員。
作為年初入職的在崗人員,雖然經曆了大大小小幾次航天發射,但都是跟著操作手在崗學習,這是他第一次脫離崗位,完完整整地看一次火箭發射。也是他定崗之後,第一次完成加注任務,為這發火箭成功注入“血液”。
伴隨著一聲巨響,火箭騰空而起,姬釩淞的眼睛直鉤鉤盯著火箭尾焰,順著白色軌跡,直至化為黑點,消失在雲層中。
“太帥了!YYDS!”姬釩淞激動地手舞足蹈,不經意間,他的眼角濕潤了。
初次見到姬釩淞,是這次任務的最後一次加注演練,他在泵罐間,神情專注,時刻關注著閥門表上的指針擺動。
“一片荒涼,唯一的綠色就是鬆柏,”談及剛進山溝時的感受,姬釩淞感歎,“進入5月份,這裏的小草才冒出綠芽。”
環境帶來的失落並沒有削弱他的工作熱情。剛分配到加注組,作為學霸的姬釩淞就克服了困擾眾多入職“小白”的難題。
當師父第一次帶他走進機房,麵對電腦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數據和線路,他慌了!“我本身對數據不敏感!”姬釩淞坦言,“上學期間,自己的數學成績就一直不理想。”
怎麽辦?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他專門買了一個精致的小本子,隻有手掌大小。幾個月下來,上麵密密麻麻記錄著設備的參數和係統流程數據。
“隨時隨地記,隨時隨地看!”如今已把隨時記錄當成習慣的姬釩淞,深感受益頗多,“數據也沒有想象的那麽難!”
時刻關注閥門表數值的枯燥、穿防護服的壓抑、維護保養設備的辛苦……橫亙在初入職加注崗位人員麵前的普遍問題,在他看來,都是“咬咬牙”的事兒。
可好景不長,幾個月的崗前培訓之後,姬釩淞被正式通知“上崗”。這個位於氧化劑庫房的崗位,除了嘈雜的設備聲,還充斥著刺鼻的氣味,對於工作人員的耳、鼻、喉有著強烈的刺激。“在這種環境下,一待就是幾個小時,大家對身體健康的擔心在所難免!”該崗位負責人馬克謙告訴筆者。
“這種味道會不會傷害身體?”姬釩淞開始擔心起來。之前資料中記載的燃料有劇毒、腐蝕性、易燃易爆、刺激性氣味等特質一一在他腦海裏浮現。
師父早已清楚姬釩淞的擔心,這也是上級領導及加注專業人員最為關注的問題。“放心!隻要我們按照規範的流程及應對措施來操作,就是安全的!”一天晚飯後,師父邊講解邊帶著姬釩淞走進加注操作手的工作場地,指著牆上的標語,一字一字地強調著,“一滴不漏!一定安全!一次成功!”
初次上崗,除了關注身體健康,還有對設備狀態不了解,“一有異樣響動,我就忍不住地想要回頭看向師父!”回憶當時,姬釩淞直言差點“扛不住!”
緊接著,師父手把手教他設備狀態的應對措施,並保證每一次上崗都會站在他的背後。按照一貫的故事情節發展,後續的幾次加注演練,師父已經“不知蹤影”。
“我終於成功了!”定崗之後,這次任務他終於獨立完成了崗位操作。
“建黨百年,我是見證者;新中國百年,我是建設者。以青春之我助力中國航天,將青春的血液注入火箭,未來的圖景中一定有我!”現場觀看完火箭發射,姬釩淞心潮澎湃,許下青春的誓言。
來源 | 我們的太空
作者 | 路俊、郝明鑫、馬克謙
圖片 | 陸興、李劍
編輯 | 羅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