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秘APP:屢遭投訴+拖欠工資+政府查處,係統頻頻維護引發無數參與者質疑(二)
在上篇報道中,我們簡要地了解了一下車秘APP的玩法,以及“零擼幾百塊到上萬,複投推廣月入上萬”的說法究竟從何而來,而在今天的這篇報道中,我們主要關注一下有關車秘的欠薪事件、投訴事件,以及發生在4月20日的“無限期維護”事件,和一周後維護才結束並連續多次推遲係統開放時間的輿論風波。
⠀
拖欠工資,為之奈何
進入2020年之後,有關車秘公司本身與APP的投訴一直未曾斷絕。拖欠勞動者工資自古至今一直存在著,現如今,作為弱勢群體的他們為了拿回應有的報酬,到公共平台上進行投訴也已成為了一種適當的、在某種程度上行之有效的手段。
2020年1月3日,有網友在領導留言板上留言,投訴車秘公司拖欠工資:“本人8月從京回黔,以產品經理身份入職貴州車秘科技有限公司,入職後才知公司已拖欠員工工資數月,而後一個月離職了。但公司一直拖欠本人在職期間稅後工資7358.89元。本人目前房貸壓力極大,加上家中其他事情導致暫時已無力支撐經濟壓力,向車秘公司老板討要多次薪資,均被一拖再拖,目前發信息、打電話均聯係不到人了。周圍同事已申請仲裁了,3個月過去了,也沒人管這件事。”
1月8日,在智聯招聘旗下職場社區中,車秘公司官方疑似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回應,並表示這些員工沒有職業素養,是在落井下石:“請問您是關注我公司的離職者還是競品公司的惡意誹謗?如果希望解決好離職前的正常訴求,我們建議您兩點正確的解決途徑:1.回到原公司進行友好協商解決;2.通過勞動仲裁進行勞動申訴,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不僅可以要求支付工資還能獲得經濟補償。如果都不願意嚐試,是否考慮是自身的原因?前期招聘及員工管理的問題,造成入職者與崗位職責不匹配,無法勝任;員工是公司價值的創造者,公司陷入困境還繼續落井下石,請問該員工的職業素養在哪裏?”
截至目前,這條回複共計得到了2個“讚”,和17個“踩”。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根據我國《勞動法》第五十條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按月支付”即包括工資應當以月薪的形式發放,也包括應當每月支付,因此用人單位應當在自然月結束的30天內結算工資,超過30天即構成拖欠工資。所以,無論車秘公司官方采取的是怎樣的說法為自己開脫,又是如何評價這些前員工的,按照勞動合同履行約定,給付員工勞動報酬都是天經地義的。車秘公司的HR在回應中提到,如果希望解決好離職前的正常訴求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勞動仲裁,上麵的那位投訴者就是這麽做的,還有一種方式是協商,下麵這位投訴者就是這樣做的,那麽,通過這兩種方式最終解決了公司拖欠工資的問題了嗎?答案是沒有。
1月9日,又有網友在領導留言板上留言,投訴內容依舊是車秘公司拖欠工資:“我是2019年2月進入貴州車秘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到2019年8月中旬因為家裏有事離職。貴州車秘從2019年7月份就開始拖欠工資,目前還有7月份和8月份的工資沒有發放,拖欠工資已經達到半年的時間。由於拖欠工資,社保等也拖欠沒有繳納。多次和公司負責人協商發放工資也無果,具體多久發放沒有一個說法。現在請領導幫助解決該公司拖欠工資的問題。目前和我一樣情況的員工有幾十人,大家都等著工資過年回家。該公司目前注冊地址和實際辦公地址不一致,目前辦公地址為貴陽市觀山湖區林城西路摩根中心B座16層整層,該公司目前租用著高級寫字樓,拖欠著大家工資不發放,請領導能給我們這些員工一個說法。”
倘若事實真的如同上麵這位員工所說,車秘公司租用著高級寫字樓的整層,有能力支付卻依然拖欠數名員工的工資,那麽這種公司應該承擔什麽責任呢?對此,從事法律方麵的專業人士表示,公司拖欠工資違反合同約定,並且違反勞動法律規定,嚴重的還可能違反刑事法律,所以可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而如果公司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員工工資,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員工工資,數額較大,經有關機關監督後仍不肯支付工資的,即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判幾年?法律規定,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其實,或許從該車秘HR的曆史回複中,我們也能看到些許端倪,在2019年的9月和12月,此人便分別就有關於公司欠薪的提問做出了回答,9月,這位HR回複稱,“第一:公司沒有違反勞動法,承認和所有人員的事實勞動關係;第二:公司是因為暫時資金周轉不過來,才延遲發放了工資。最後都補給了所有人;第三:車秘公司能發展到今天,並不會因為短暫的資金周轉不過來就不營業了。如果真的不營業了,那才叫騙子公司,但事實證明我們並不是。”
但事實證明了車秘公司雖然依舊營業,卻仍在拖欠工資。到了12月,該HR的說法與其在今年1月份的說法幾乎如出一轍。
關於車秘公司拖欠工資一事最終處理得如何,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唯一知曉的是,在2020年4月末,車秘公司又開始在百度招聘等招聘網站上大肆發布招聘消息,繼續招募招商總監、招商經理、UI設計師等職業的從業者,宣傳的薪資待遇也是相當優厚。
(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目前,在職友集上,“掌上車秘”的評價是兩顆星,“點讚”數為10,用戶評價“一般”的評價次數為40。
⠀
投訴不止,政府回應
除了關於拖欠工資的爭議,還有不少圍繞著車秘模式的投訴,從2020年3月份開始,直到如今,依舊不絕於耳。
3月16日,網友李先生在聚投訴平台上投訴“車秘涉嫌傳銷”,並稱在“3.15”前車秘突然維護。
3月27日,麵對網友在群眾直通交流台上關於車秘是否涉嫌傳銷的谘詢,貴州觀山湖區政府回複如下:
一、核實情況:經初步調查,貴州車秘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車秘APP”需會員繳納費用才能獲得積分權限,會員發展他人成為會員可獲得積分收益,形成上下線關係、層級關係,平台根據下線數量不同分為7個等級,下線人數越多等級越高,等級越高積分轉撥消耗越低,會員等級越高,會員用此規則進行的有償積分交易收益即越高,“車秘APP”通過發展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係,並以下線數量計算積分分配比例的方式,符合“團隊計酬式”傳銷活動特征,涉嫌傳銷。同時,該公司在經營中為提升公司知名度和“車秘APP”可信度,使用行政機關及領導人名義進行宣傳,涉嫌違反《廣告法》有關規定。
(車秘的宣傳資料涉及相關領導人的內容)
二、處理措施:我區有關部門已勒令“車秘APP”平台負責人,停止以任何形式進行“團隊計酬式”傳銷活動,立即關閉推薦會員獎勵積分、會員轉撥積分相關功能,防止積分出現金融屬性,及貨幣、代幣性質。下一步,我區有關部門將對“車秘APP”平台運作模式、經營活動等開展深入調查,如核查過程中發現犯罪線索,將嚴格依法作出處理。
近期,在找法網上,資詢車秘APP的合法性以及想要注銷車秘賬號的用戶也越來越多。
如今,在由聚優傳媒輿情監測中心與防傳管家共同推出的《投訴舉報統計》(統計來源於反傳銷網旗下各網絡谘詢平台及反傳銷網谘詢部接到的關於對各類疑似資金盤,網絡傳銷、非法直銷、非法集資等情況登記)當中,車秘已榜上有名。
而在騰訊靈鯤金融風險監管平台上,“車秘”這個關鍵詞也已被標記了1844次。
⠀
維護頻頻,怨聲載道
說到李先生在上文中提到的“維護”這兩個字,相信車秘的用戶一定不會對此感到陌生。調查發現,車秘APP在近段時間以來出現的係統維護事件不止一次,從4月20日開始,車秘APP就又一次長期處於維護的狀態。在這一天,車秘項目方發布公告:由於當前很多黑客攻擊,技術部門全力搶救,最終失敗,在此宣布關網維護,具體開網等待通知。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在今年的3月初,也有讓參與者不明原因的維護事件屢次發生。
就在那個時候,一些冠以“車秘維權群”之名的微信群就此設立。
時至今日,維護這兩個字,逐漸成了參與者在貼吧、微信群中討論車秘APP的熱詞,懷疑車秘就此跑路、崩盤的玩家大有人在。
4月17日,又有網友在貼吧反映“車秘無緣無故封號,客服不給解決,已在網絡110舉報其傳銷”,從回複情況來看,出現這種狀況的參與者不止一人。
4月27日,自4月20日就開始的“無限期維護”終於宣布告一段落,有公告宣稱下午1點係統將可以正常登入,不過關於任務包的相關政策得到了調整。
時間來到下午1點時,又有公告推出,宣布係統將在下午3點開放。
結果到了3點之後,車秘的用戶們等來的消息依然是“再等等”。
盡管很多人已經不耐煩了,但他們所等到的結果卻依然是推遲——28日上午10點維護結束。
然而,10點鍾到了,係統依然需要優化,很多用戶無法正常進入APP答題……
從車秘貼吧的反響來看,此次無限期維護,以及多次延遲係統開放時間的做法,已經讓車秘流失了一大批用戶。
⠀
後記
2017年5月1日,《貴陽市政府數據共享開放條例》施行,對此,車秘總經理馮建波在接受采訪時曾如此表示:“政府數據的免費開放,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場‘及時雨’,既減少了我們的調研成本和時間成本,又幫助我們適時調整市場戰略和經營方式,真正把數據流通起來,實現價值的最大化。”那麽在三年後的今天,馮建波利用政府的支持究竟給車秘的用戶們帶來了什麽?
秉承“車秘在身邊、養車更簡單”使命的車秘APP在今後又會如何發展?拖欠員工工資,事後還聲稱員工毫無職業素養的戲碼,還會不會一再上演?對此,頭條資訊平台將繼續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