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第一期:蔣先雲、徐向前、陳賡、左權、胡宗南、杜聿明、關麟征、鄭洞國、陳明仁、宋希濂、李默庵、李仙洲、賀衷寒、許繼慎、黃維、桂永清、王爾琢、範漢傑、宣鐵吾、宣俠父、曾擴情、俞濟時、孫元良、周士第、餘程萬、劉戡、霍揆彰、侯鏡如…這些人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他們在國共兩黨都掌握重兵,還有開國元帥,陸海空軍司令等,第一個蔣先雲也是名人,當年在黃埔入學和畢業考試都拿了第一,就是英年早逝了,有點可惜。
黃埔二期厲害的少了一點,但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就是鄭介民,他在戴笠走後代替戴笠做了軍統頭子,去世後被追贈陸軍一級上將。
黃埔三期有王耀武、戴安瀾、黃公略、曾澤生、方先覺、李天霞、陳奇涵、郭化若、康澤。這一期和一期比較起來名將也少了不少,但是質量很高,王耀武,戴安瀾,方先覺都是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將。黃公略也是很厲害的一個人,在共產黨內評價非常高。
黃埔四期是唯一一期可以和一期相比較的,第四期有林彪、張靈甫、謝晉元、胡璉、李彌、劉玉章、賴傳湘、高魁元、文強、洪水、唐天際、郭天民、曾中生、劉誌丹、伍中豪、邱維達、段德昌……這期中的林彪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當年的戰功真是不可盡數,打出了許多牛逼的戰役,遼沈戰役就是他指揮的。張靈甫,謝晉元也是非常牛逼的人物,還有胡璉這個人曾經得到了毛主席的讚譽,怎麽說他的呀,“狡如狐,勇如虎”。
黃埔五期是比較特殊的一期,在這一期眾多名將都是為共產黨培育的許光達、趙尚誌、陶鑄、宋時輪、楊至成、郭汝瑰、廖運周、鄭庭笈,看看這期的名單,你就知道為什麽了吧。簡直就是為共產黨培養的,既有大將(許光達)、上將(宋時輪、楊至成),又有國務院副總理(陶鑄),還有兩位非常成功的間諜(郭汝瑰、廖運周)。唯一的一位國民黨名將鄭庭笈,還在解放戰爭中成了我軍的俘虜。
黃埔第六期:羅瑞卿、戴笠、張宗遜、陳伯鈞、廖耀湘、孫明瑾、程子華、臧克家。
這期跟第二期很相似,既出了一位軍統局局長(戴笠),也出了一位非常優秀的大詩人(臧克家)。另外,這期的名將質量也不低,出了一位大將(羅瑞卿)、兩位上將(張宗遜、陳伯鈞),還有國民黨的兩位抗日名將廖耀湘、孫明瑾,實力都不低。
名將最多的也就在前六期了,後麵出來的基本上也沒什麽扭轉乾坤的人物了。第十六期出來一個黃仁宇,他做過代理連長,少校參謀。退役之後做了曆史學者,寫了一本《萬曆十五年》改變了中國曆史的研究方式,非常牛逼,放翁非常崇拜他,放翁估摸著這輩子難望其項背了。
以上看來其實還是一期比較厲害,名將多而且質量高
附一份放翁在網上找到的黃埔犧牲將領名單
1,黃梅興(黃埔一期) 廣東梅縣 第88師264旅少將旅長 1937 08 14 上海 追贈中將
2,睦宗熙(黃埔一期) 江蘇丹陽 第98師政訓處少將處長 1937 08 17 上海(日機攻擊)
3,蔡炳炎(黃埔一期) 安徽合肥 第67師201旅少將旅長 1937 08 26 上海 追贈中將
4,張本禹(黃埔三期) 安徽巢縣 第4師12旅上校副旅長 1937 08 23 河北昌平 (日機攻擊)
5,李維藩(黃埔三期) 山東萊陽 第67師第201旅上校副旅長兼402團團長 1937 08 25 上海
6,楊 傑(黃埔四期) 河北容城 第1師1旅少將副旅長 1937 10 11 上海
7,官惠民(黃埔四期) 廣東曲江 90師270旅少將旅長 1937 10 28 上海嘉定
8,丘之紀(黃埔三期) 廣東揭陽 稅警總團第2總隊副總隊長 1937 11 02 上海
9,吳繼光(黃埔二期) 安徽盱眙 第58師174旅少將旅長 1937 1111 上海青浦 追贈中將
10,路景榮(黃埔四期) 江蘇武進 第98師少將參謀長 1937 11 上海
11,曾慶敏(黃埔六期) 廣東東莞 第159師457旅副旅長 1937 11江蘇江陰
12,易安華(黃埔三期) 江西宜春 第87師259旅少將旅長 1937 12 12 江蘇南京
13,朱 赤(黃埔三期) 江西興寧 第88師262旅少將旅長 1937 12 12 江蘇南京
14,高致嵩(黃埔三期) 廣西岑溪 第88師264旅少將旅長 1937 12 12 江蘇南京
15,羅策群(黃埔潮州軍校教官) 廣東興寧 第66軍159師副師長1937 12 12江蘇南京
16,姚中英(黃埔二期) 廣東平遠 第156師少將參謀長 1937 12 12 江蘇南京
17,黃紀福(黃埔潮州分校二期) 廣東梅縣 159師477旅副旅長 1937 12 12 江蘇南京
18,劉國用(黃埔三期) 廣東梅縣 第58師147旅少將副旅長 1937 12 13 江蘇南京
19,雷 震(黃埔二期) 四川蒲江 教導總隊第3旅上校副旅長 1937 12 13 江蘇南京
20,謝瓊珠(黃埔四期) 湖南湘鄉 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少將司令 1937 12 19 上海
21,藍運東(黃埔一期) 湖南醴陵 預備第10師少將參謀長 1937 12江蘇南京
22,萬全策(黃埔一期) 廣西蒼梧 教導總隊第1旅少將參謀長 1937 12 江蘇南京
23,華品章(黃埔五期) 四川西昌 第88師262旅上校副旅長1937 12 江蘇南京
24,陳 節(黃埔七期) 廣東梅縣 第66軍159師參謀處長1937 12江蘇南京 追贈少將
25,謝升標(黃埔三期) 浙江臨海 蘇浙皖邊區少將遊擊司令1938 04 02安徽廣德
26,李必蕃(黃埔訓練處長) 湖南嘉禾 第23師中將師長 1938 05 14山東荷澤(自殺)
27,黃啟東(黃埔長沙分校) 湖南平江 第23師少將參謀長 1938 05 14山東荷澤(自殺)
28,馬威龍(黃埔四期) 廣西容縣 第46師136旅少將旅長 1938 05 24河南羅王寨
29,王楨祥(黃埔一期) 湖南醴陵 暫編20師少將副師長 1938 07 湖北武漢
30,範 藎(黃埔教官) 江西豐城 第198師少將副師長 1938 09 湖北黃陂
31,周卓然(黃埔六期) 湖北鍾祥 騎兵第7師中將師長 1938 秋 山西芮城
32,蔡 劭(黃埔二期) 湖北黃陂 預備第10師補充旅副旅長 1938 秋 湖北武漢
33,雷 忠(黃埔六期) 湖南嘉禾 皖北遊擊少將副總指揮兼軍事聯絡員1938 10 15安徽霍邱
34,李大中(黃埔三期) 山東滕縣 山東軍管區司令部少將副司令 1938 10 湖北武漢
35,張廷玉(黃埔三期) 江西興國 第3軍第7師上校政訓處長 1938 12 19 山西沁源
36,李少初(黃埔軍校戰術教官) 安徽蒙城 鄂贛皖第2遊擊挺進縱隊副司令 1938 棗宜戰役
37,龔選登(黃埔六期)海南樂會 第76師少將參謀長 1939 0321江西修水
38,鄭作民(黃埔一期)湖南新田 第2軍副軍長兼第9師師長 1940 02 03 廣西昆侖關 追贈中將
39,藍 挺(黃埔三期) 福建武平 第49師參謀處主任兼第四團上校團長 1940 06 08湖北南漳 追贈少將
40,燕鼎九(黃埔四期) 河南新蔡 第1戰區遊擊挺進軍第22縱隊副司令 1941 01 28 河南汝南
41,程嘯平(黃埔潮州分校二期)江西樂平 預8師少將參謀長、金華警備區副指揮 1941春 浙江紹興
42,蔣誌英(黃埔潮州分校一期) 浙江諸暨 浙東沿海台州守備指揮官 1941 04 19浙江海門 追贈中將
43,王 竣(黃埔三期) 陝西蒲城 新編第27師中將師長 1941 05 09山西台寨
44,陳文杞(黃埔五期) 福建莆田 新編第27師少將參謀長 1941 05 09山西台寨
45,梁希賢(黃埔五期) 陝西同官 新編第27師少將副師長 1941 05 10山西台寨(投黃河自殺)
46,陳中柱(黃埔六期) 江蘇建湖 魯蘇皖邊區第4遊擊縱隊少將司令 1941 06 07 江蘇武家澤
47,楊 生(黃埔五期) 江西南昌 南潯挺進縱隊少將參謀長兼遊擊第2支隊司令1941 07 13江西南昌
48,賴傳湘(黃埔四期) 江西南康 第10軍第190師副師長 1941 09 24 湖南長沙 追贈中將
49,李 挺(黃埔六期) 江西德化 第十集團軍少將參議兼桐鄉縣長 1942 04 14 浙江桐鄉
50,戴安瀾(黃埔三期) 安徽無為 第200師少將師長 1942 05 26 緬甸 追贈中將
51,岑家焯(黃埔三期) 廣東文昌 軍統新加坡站少將站長 1942 06 12 新加坡
52,胡義賓(黃埔三期) 江西興國 第96師少將副師長 1942 06 27 緬甸理通
53,周 複(黃埔三期) 江西臨川 魯蘇戰區政治部主任 1943 02 21 山東張家騮 追贈中將
54,張少舫(黃埔五期) 江西瑞金 第113師少將參謀長 1943 02 21 山東張家騮
55,李竹林(黃埔七期) 湖北長陽 滇緬少將警備司令、遠征軍兵站部參謀長 1943夏 緬北
56,陳飛龍(黃埔三期) 廣東新會 新編第10師代理師長1943 10安徽鳳台 追贈少將
57,彭士量(黃埔四期) 湖南瀏陽 第73軍暫編第5師師長1943 11 15湖南石門 追贈中將
58,孫明瑾(黃埔六期) 江蘇宿遷 第10軍預10師師長 1943 12 01 湖南常德 追贈中將
59,紀乃武(黃埔三期) 海南萬寧 第25師233旅副旅長 1943 福建
60,丁立群(黃埔三期) 安徽懷寧 第3戰區皖南遊擊縱隊副司令1944 01蘇北
61,王成桂(黃埔二期) 四川成都 重慶衛戍司令部第3區副司令1944 02重慶(日機轟炸)
62,呂公良(黃埔五期) 浙江開化 新編29師師長兼許昌守備司令 1944 05 01 河南許昌
63,黃永淮(黃埔五期) 四川安嶽 新編29師副師長 1944 05 01 河南許昌
64,王劍嶽(黃埔五期) 湖南澧州 第57軍第8師副師長1944 06 10河南靈寶
65,呂旃蒙(黃埔五期) 湖南零陵 第31軍參謀長 1944 11 10 廣西桂林
66,徐亞傑(黃埔成都中央軍校教官) 河北蠡縣 暫編第6軍參謀長 1944 雪峰山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呀,……
他們是黃埔的驕傲也是民族的驕傲,每一期都應該以擁有這樣的英雄而驕傲。也因為每期都有這樣的人,所以放翁不想把他們拿在一起比。
(责任编辑:罗文)